医用织物洗涤是院感防控的关键防线之一。 国济尚领洗涤中心肩负医务人员工服、病员服、手术服、床单被褥、敷料等织物的洗涤、消毒与灭菌重任。织物沾染药渍、血渍、排泄物、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,洗涤中严防交叉污染、阻断微生物传播至关重要。操作不当或消毒疏漏,将直接威胁患者安全,引发交叉感染。
国济尚领承诺严控全流程质量,持续优化标准与管理体系,确保洗涤质量。
01
水质
在洗涤过程中,硬水会对织物造成多重损害,导致白色衣物发灰、发黄;破坏纤维结构并影响色彩;使织物变硬、手感粗糙。此外,硬水中的矿物质对漂白剂具有催化作用,会加速织物的损伤,降低其牢度,严重时导致织物破损。因此,为确保洗涤质量与织物安全,国济尚领洗涤中心严格采用软水进行洗涤作业。
02
分拣、预洗
分拣与预洗是保障医用织物洗涤质量的关键前置步骤。 国济尚领洗涤中心严格执行以下分拣标准:
1.医务人员织物: 包括工作服及值班用织物。
2.普通病房织物: 无明显污染的病房用织物。
3.污染织物: 被人体排泄物、血渍等可见污染物污染的织物。
4.传染性织物: 明确标识来自传染病区或携带已知传染源的织物。
分拣后的织物严格按类别进入专用洗衣机洗涤。为保证最佳洗涤效果,单次洗涤装载量严格控制在洗衣机额定容量的 85% 左右,确保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机械作用空间,使洗涤液能充分渗透、冲击并有效剥离污渍。
对于上述第 3 类(污染织物)和第 4 类(传染性织物),必须进行预洗处理。血渍、人体排泄物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污垢,通过低温、低水位预洗,能够有效湿润织物、渗透纤维,初步分解已干燥或渗入纤维内部的顽固污渍。此步骤显著提升主洗效率,并有效避免因直接高温洗涤导致的蛋白质变性凝固(表现为织物发黄、发黑),是保证此类高风险织物最终洗涤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。
03
医用织物的杀菌、消毒
医用织物的有效杀菌与消毒可通过物理方法(高温、干热)和化学方法(含氯消毒剂)实现。
物理消毒(高温与干热):
织物在主洗阶段需经≥75℃高温洗涤30分钟或≥80℃ 高温洗涤10分钟(或依据织物耐受性和污染程度调整水温,确保足够的热力消毒时间)。
后续通过高温烘干(≥80℃)和熨烫(通常 ≥160℃)步骤,利用干热进一步巩固消毒效果。
化学消毒(含氯消毒剂):
使用有效氯浓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含氯漂白剂,在适宜温度下浸泡30分钟,以达到可靠的消毒效果(注:具体浓度、温度和时间需严格遵循消毒剂说明书及相关卫生标准)。
04
洗涤产品的选用
医用专用洗涤剂的选择是保障织物洗涤消毒效果达标的核心要素。 国济尚领洗涤中心严格选用符合医疗行业标准、具备可靠杀菌消毒功能的专业洗涤化料,从源头上确保医用织物清洁度与卫生安全指标全面满足感控要求。